网络安全软件又称数据安全保护系统,数据安全保护系统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政府及企业的各种敏感数据文档,包括设计文档、设计图纸源代码、营销方案、财务报表及其他各种涉及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文档,可以广泛应用于政府研发、设计、制造等行业。
维护网络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和基于本地或云端的杀毒软体等构成
网络安全包括:
一、防火墙技术
在网关上安装防火墙,分组过滤和ip伪装,监视网络内外的通信。
二、用户身份验证技术
不同用户分设不同权限,并定期检查。
三、入侵检测技术
四、口令管理
每个用户设置口令,定义口令存活期,不准使用简单数字、英文等
五、病毒防护
建立病毒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查杀服务器和终端;限制共享目录及读写权限;限制网上下载和盗版软件使用;
六、系统管理
及时打系统补丁;定期对服务器安全评估,修补漏洞;禁止从软盘、光驱引导;设置开机口令(cmos中);设置屏保口令;nt系统中使用ntfs格式;删除不用账户;
七、硬件管理
八、代理技术
在路由器后面使用代理服务器,两网卡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建立物理隔离,并隐藏内网ip。
九、系统使用双机冗余、磁盘陈列技术。
1. 透明加解密技术:提供对涉密或敏感文档的加密保护,达到机密数据资产防盗窃、防丢失的效果,同时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2. 泄密保护:通过对文档进行读写控制、打印控制、剪切板控制、拖拽、拷屏/截屏控制、和内存窃取控制等技术,防止泄漏机密数据。
3. 强制访问控制: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以及文档的密级,可对机密文档实施多种访问权限控制,如共享交流、带出或解密等。
4. 双因子认证: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使用USB-KEY进行身份认证,保证了业务域内用户身份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5. 文档审计:能够有效地审计出,用户对加密文档的常规操作事件。
6. 三权分立:系统借鉴了企业和机关的实际工作流程,采用了分权的管理策略,在管理方法上采用了职权分离模式,审批,执行和监督机制。
7. 安全协议:确保密钥操作和存储的安全,密钥存放和主机分离。
近年来,我国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围绕网络安全法不断推出法律法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方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一方面规范传统新闻媒体的互联网新闻采编、转载和传播行为;另一方面规范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执法全流程。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出台了多项法律文件,规范微博、公共账号、群组和社区论坛等主体的网络信息内容发布行为。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方面,出台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运营者安全保护、产品和服务安全等方面阐述了相关保护条例。网络产品和服务管理方面,出台了《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对安全审查的试用范围、内容和机构等进行了规定。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方面,《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出境数据评估的条件和内容做了阐述。我国将会继续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系列网络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环境
我们帮助您维护网络,保障顺畅,安全,让我们的工作畅通无阻。。